《水滸傳》的精神在于“義”,《三國》的精神就在于“仁”,批判了“義”和“忠”。
反觀曹操,他一直在笑。打了勝仗,因喜而大笑;打了敗仗,因悲而苦笑。曹操不仁不義不忠,卻很真實。兩軍交鋒,敵軍紛紛張望,想看看曹操長什么樣。曹操打馬上前,對大家說:“你們也看到了,我兩只眼睛,一個鼻子,一張嘴巴,和你們一樣,要說我和你們有什么不同,就是我比你們多一點智慧。”
六年級:魏志高
劉備能從一介布衣?lián)u身一變,成了“劉皇叔”,成立蜀漢,靠得就是“仁”。他以“仁”做招牌,就成了“仁義之士”,軍隊便是“仁義之師”。因此,“救世主”劉備,不論如何落魄,不論到哪里,都能夠東山再起,得到救助。能彰現(xiàn)劉備“仁”的便是他一直在哭。打了勝仗,他哭,因為將士們的死傷;打了敗仗,他哭,還是因為損傷無數(shù)。因“義”,劉備“托孤白帝城”;因“忠”,諸葛亮沒能挽救蜀漢。
曹操是真小人,不是偽君子,我更喜歡他。
作文網(wǎng)專稿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作文網(wǎng)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(guān)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服務(wù)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作文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28769.cn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