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郭昊
班級:初三年級
對于回報這個問題,最好能做到,有回報我開心,沒有我坦然。
------題記
巴金爺爺曾經說過:“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,在于給予,而不是接受,也不是在于爭取”。
假如樵夫害怕荊棘,船只避忌風浪,鐵匠畏懼火星,那么,世界就會變成另一副模樣。當你在學校的走廊上優哉游哉的閑逛時,你是否會看見你身旁正在忙碌的清潔工?當你在坐在舒適的公共汽車上,你又是否會在意司機的辛勞?人生的價值不僅在于成就轟轟烈烈的事件,更在于做了什么。有名望的人可以奉獻金錢物質,但平凡的人同樣可以有力所能及的付出。那些馬路清潔工就平凡嗎?當我們還沉浸在夢鄉時,他們已經開始為大家保衛環境了。在收獲報酬的同時,也在為社會付出。雖然微不足道,但卻讓人感到一種親切滿足。總之,這些被我們忽視的瞬間,都應該值得被關注。
對于付出與回報這個問題,我想作為一個學生,我并沒有深思過。古時候曾經聽說過很多此類故事,什么農夫與蛇、東郭先生與狼等等,當然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反面實例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清代著名畫師齊白石先生的“不教一日閑過”,他的奉獻在于對人類文化精神領域的付出。他的畫作中的蝦活靈活現,叫人看的以為是真蝦,大飽眼福。抗戰期間,他畫了不少“不倒翁圖”,勾勒涂抹,一氣呵成,簡潔明快,粗獷拙樸,寥寥幾筆,神態畢現,把一個個不學無術、賣身求榮、唯求不倒的貪官嘴臉,刻畫得入木三分,令人拍手稱快。抗戰期間,國難當頭,齊白石雖茍全性命于亂世,卻也以實際行動和畫作,以極其智慧的方式,表達內心的憤恨。“七七事變”爆發,北平淪陷,齊白石辭去教職,蝸居斗室。許多日本人找到他家買畫,他義不市秦,在門上貼一字條“白石老人心病發作,停止見客”,斷然拒絕。等到日本敗象漸現,他畫了一幅“斜陽圖”表示“樂觀厥成”。畫上以斜陽示“日落”,題句云:“網干酒罷,洗腳上床,休管他門外有斜陽。后來抗戰勝利,日本投降,他又作詩云:“莫道長年以多難,太平看到眼中來。”欣喜之情,躍然紙上。
法國作家蒙田說過:“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長短,而在于我們怎樣利用它。許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,卻活了很長久”我想,付出與回報這兩者一定是相互依存的,有付出就有回報,如同那句話一樣“正義也許會遲到,但從不缺席。”回報也是如此,但是真正的付出卻并不在意回報它是否存在。
作文網專稿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28769.cn . All Rights Reserved